- 产品
- 详情
- 推荐
收藏
¥30.00
100-499米
¥25.00
500-999米
¥20.00
≥1000米

产品规格
可售数量: 123456米
通离子自然扩散试验,测定再生混凝土试件中的氯离子浓度,分析了再生骨料、粉煤灰掺量、全浸泡与干湿循环方式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比普通混凝土差;掺入粉煤灰能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粉煤灰掺量为20%(质量分数);干湿循环方式可加快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速度.
鉴于目前大多采用的分散泥水体系有废弃泥浆排放量大、浆液指标控制难、新浆材料用量大等不足,在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开发了新型配方的不分散泥水材料.新配置的泥水材料具有不分散性、触变性、性、携带性等特点,各个配方在工程相关的要求上表现良好,泥浆回收率可达90%以上;新型材料泥浆对携带细小颗粒作用明显,试验数据证明理论上的泥水网状结构是存在的;经过循环后,泥水黏度值基本不变.
运用图像分析软件(IPP软件)测定了石灰石和铁尾矿废石粗骨料的三轴特征、圆度和球度,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软件)对不同粒级石灰石和铁尾矿废石粗骨料的等轴率、圆度和球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建立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粒级石灰石和铁尾矿废石粗骨料的等轴率、圆度、球度分布均近似符合正态分布;等轴率、圆度、球度这3个指标用于评价不同品种、不同粒级粗骨料的粒形特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粗骨料球度与等轴率、圆度之间能够建立显著性极高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再生混凝土弯折试件的疲劳破坏断裂面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到了其统计特征,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疲劳应力水平与骨料脱黏面积比例的相互关系.对骨料与砂浆的边界进行提取,建立了能够真实反映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分布的二维细观数值模型,为分析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制备了小型混凝土构件,通过三点弯曲诱导裂缝和氯盐溶液干湿循环加速其中钢筋锈蚀,采用自然电位法测钢筋的腐蚀电位,并采用中子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对钢筋锈蚀产物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经过85次氯盐溶液干湿循环后,采用中子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对其进行三维扫描成像,可直观呈现钢筋锈蚀产物分布状况;钢筋锈蚀产物集中分布于裂缝断面钢筋与基体界面的底部区域,并沿界面逐渐向外扩展,符合氯盐诱导钢筋锈蚀的坑蚀规律.这为研究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
研究了黏细菌对砂浆渗透性和砂浆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砂浆试件分别浸泡于海水、2216E液体培养基和接入的黏细菌2216E液体培养基浸泡液中154d.利用测试距砂浆表面不同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和浸泡液的pH值来评价微生物对砂浆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黏细菌对氯离子渗入砂浆有阻碍作用并能减少砂浆内部OH-的溶出;经接入黏细菌的2216E液体培养基浸泡后,砂浆表面覆盖有一层布满杆状细菌的膜层,该生物膜层可能是浸泡液中氯离子渗入砂浆内部和阻碍砂浆内部OH-层渗漏的主要因素.
以攀枝花电厂低钙粉煤灰为原料,制备了高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防水涂料.试验对比分析了粉煤灰表面改性、化学激发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化学激发剂对粉煤灰的活化效果,同时对活化机理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粉煤灰涂料抗渗压力比原灰涂料提高了67%,比化学激发粉煤灰涂料提高了25%;表面改性+化学激发粉煤灰涂料抗渗压力比原灰涂料显著提高;表面改性+化学激发粉煤灰涂料15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压力和抗渗压力比均高于GB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标准》的28d值.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背散射电子(BSE)图像与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大气预锈对低合金钢筋和普通低碳钢筋在混凝土模拟液中氯盐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预锈作用影响2种钢筋钝化膜的生成;氯盐侵蚀后,大气预锈作用降低了低碳钢筋的耐蚀性,但低合金钢筋的耐蚀性不受预锈作用影响,原因是低合金钢筋基体与氧化皮间的缝隙内形成了致密的富Cr锈层,了氯盐对钢筋基体的进一步侵蚀.
将混凝土的干湿循环过程分解为干燥和湿润过程,对其干湿过程中不同深度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水量蒸发/收规律及氯离子对水分传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测定混凝土干湿过程中的蒸发/水量、相对湿度,可合理制定干湿循环制度,并进行室内试验与现场环境的加速倍率换算;在干湿初期,混凝土失水/水速率,之后大幅减小;干燥时间决定了混凝土的劣化深度,制定干湿循环制度时宜延长干燥时间,缩短润湿时间;离子的存在不影响混凝土水分的传输方式,但会大大降低其毛细附和扩散传输效果.
通过测试2组水胶比和5种粉煤灰掺量水泥浆体不同龄期的粉煤灰水化反应程度、Ca(OH)2含量、孔隙液的pH值和碱金属离子的变化,探讨了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长期水化碱环境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粉煤灰长龄期的水化反应程度较低,其掺量(质量分数)小于60%时,不能完全消耗水泥水化所产生的Ca(OH)2,而Ca(OH)2对水泥浆体孔隙液碱度起维持作用,在整个碱环境稳定时,水泥浆体中未溶解的Ca(OH)2对碱环境无直接影响.
研究了多因素(掺合料种类、水胶比、养护龄期、加速腐蚀制度)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握裹力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对钢筋混凝土握裹力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加以定量化表征,提出了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钢筋混凝土握裹力变化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在试验拟定的影响因素中,钢筋混凝土握裹力存在值;各因素对钢筋混凝土握裹力的影响程度以水胶比和掺合料种类,养护龄期次之,加速腐蚀制度;水胶比增大对钢筋混凝土握裹力产生负效应,养护龄期增加对钢筋混凝土握裹力产生正效应.
通过薄板试件的拉拔试验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纤维编织网在细粒混凝土中的黏结和搭接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编织网的表面处理和经向纤维束对纤维编织网和细粒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无论纤维编织网是粘砂还是不粘砂,随着碳纤维束初始埋长的增加,平均界面黏结强度有降低的趋势;当碳纤维束初始埋长大于35mm时,可保证碳纤维束与细粒混凝土有足够的黏结而不被拔出.对于粘细砂处理的绑扎搭接试件,碳纤维搭接长度不小于60mm可满足纤维束间应力传递的要求;在同样的搭接长度下,绑扎搭接纤维束的增果要优于黏结搭接.
采用比等效导热相等法则,把颗粒改性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求解问题转化为含有单个颗粒立方单元体的导热系数求解.通过在单元体中定义复合体,计算出复合体的导热系数.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串、并联模型,推导出颗粒改性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计算公式.采用本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表明本方法计算结果比Luikov算法及经典的Maxwell-Eucken模型更为,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从而为颗粒改性型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计算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由4种常用底漆、云铁中间漆和聚氨酯面漆复合而成的12种涂层体系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考察了4种底漆的EIS在NaCl溶液浸泡过程中的演化,并以此比较底漆的防护性能,考察了2层复合涂层体系的阻抗大小以及3层复合涂层体系在浸泡不同周期后的EIS.结果表明:3层复合涂层体系的防护性能,2层复合涂层体系次之,单涂层体系差,其中以防锈漆3层复合涂层体系的防护性能;面漆和中间漆在涂层体系中起到了隔绝外界介质和保护底漆的作用;EIS可用于研究涂装体系的防腐性能.
研究了烧成制度对利用富含Cr,Zn等重金属电镀渣泥制备的防 功能集料矿物组成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电镀渣泥防 功能集料的烧成机理.采用预烧-焙烧的烧成方式成功制备出具有γ射线性能的防 功能集料,其对0.662 MeV的γ射线线性衰弱系数≥0.220cm-1,单颗粒抗压强度≥5.00 MPa,表观密度为2.60g/cm3左右,重金属浸出浓度符合环境安全要求.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背散射电子(BSE)图像与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大气预锈对低合金钢筋和普通低碳钢筋在混凝土模拟液中氯盐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预锈作用影响2种钢筋钝化膜的生成;氯盐侵蚀后,大气预锈作用降低了低碳钢筋的耐蚀性,但低合金钢筋的耐蚀性不受预锈作用影响,原因是低合金钢筋基体与氧化皮间的缝隙内形成了致密的富Cr锈层,了氯盐对钢筋基体的进一步侵蚀.

-
13205663338
-
0566-2240090

鹤壁鹤山区pvc护栏电力护栏,安装与送货上门
¥ 20.00 ~ ¥ 30.00
¥20.00
123456米可售

询价单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