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详情
- 推荐
收藏
¥0.50
10000-49999尾
¥0.35
50000-99999尾
¥0.25
≥100000尾
产品规格
可售数量: 100000000尾
鱼苗名称:大口鲶鱼苗
鱼苗游层:底层
适应水温:0-38度
规格尺寸:3-10厘米
养殖密度:1000~4000条/亩
◆鱼苗简介:大口鲶鱼鲶鱼河鲶(又称:土鲶、本地鲶鱼、六须鲶、叉口鲶、大河鲶、大鲶鲐)属于鲶科之热带、亚热带鱼类。
鲶鱼养殖技术包括鲶苗发塘,鱼种培育,饵料配给以及疾病的防控等。与其他鱼种养殖技术相比,有关鲶鱼疾病防控的文献资料比较少。因此,本文着重从鲶鱼疾病的防控来研究论述鲶鱼池塘养殖技术。相对于夏季,秋季气温回落较明显,昼夜温差加大。秋季池塘养殖水温在20~30,养殖水体上下自然对流交换增加,总溶氧量提高,是华南区域淡水鱼养殖尤其是鲶鱼养殖 适宜的时期,是鲶鱼进入后期生长阶段快速生长的时期。秋季是鲶鱼养殖促生长、提产量必须牢牢把握住的 适宜阶段,但饲料的投喂量、投喂频率较前期更大,池塘负荷加重甚至超负荷承载,水质恶化程度较夏季更为严重,亦是鲶鱼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入秋后在高密度、高投喂、水质管理差等综合情况下,鲶鱼受到病害的威胁较去年更加严重。因此,在秋季鲶鱼养殖进入后期快速生长阶段,更应该做好水质调控、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1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控技术细菌性肠炎病是鲶鱼养殖 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鲶鱼体表发黑,在下风口离群独游,食欲减退;剖开肠道,肠道内没有食物、有大量黄色黏液,肠壁充血发炎、弹性变差;严重者肠道淤血呈紫红色,肛门红肿,轻压鱼体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秋季水温20~30,是细菌性肠炎病的流行高峰期,鱼种至成鱼阶段均受到该病的威胁,死亡率高,严重者达90%以上。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措施除彻底清塘、调水改底、定期消毒、控制投喂量等预防措施外;可使用 如三黄散、板蓝根、大黄、五倍子、芪参散等进行防治,亦可使用酰胺醇类 如甲砜霉素、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等进行防治。2鱼种出血病的防控技术鲶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体长2~15cm鲶鱼鱼种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发病鱼种以红鳍条、红鳃盖、红肠子和红肌肉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症状为特征。病鱼体色暗黑或微红,口腔、上下颌、眼眶四周、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解剖发现病鱼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全肠或部分肠壁充血呈鲜红色[1]。秋季9月10月水温25~30,是鱼种出血病的流行高峰期,发病率高,对鱼种养殖造成的损失大,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严重者达80%。鲶鱼鱼种出血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 , 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注射灭活疫苗或组织浆灭活疫苗。中山市黄圃镇是广东省 的鲶鱼种养殖培育集散地,是鲶鱼灭活疫苗使用 早、使用范围 广的区域,有专业疫苗注射队伍20余支,鱼种阶段注射灭活疫苗高达3次/批。3细菌性赤皮病的防控技术细菌性赤皮病是鲶鱼养殖 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危害2~3龄鲶鱼。发病鲶鱼行动缓慢、衰弱独游于水面;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鳍基部充血、末端腐烂,形成“蛀鳍”;鱼上下颌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鳃盖中部表皮有时腐烂,形成透明的小圆窗状。秋季水温20~30,是该病的流行高峰期,尤其在拉网起捕、分鱼过塘、运输等机械损伤后 易引发流行。细菌性赤皮病的防治措施除基本的彻底清塘、调水改底、加强饲养管理、降低机械损伤概率等预防措施外;可使用 如双黄苦参散、山青五黄散、青连白贯散等进行防治,亦可使用磺胺类 如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复方磺胺嘧啶钠粉、烟酸诺氟沙星等进行防治。4车轮虫病的防控技术车轮虫病是由寄生于鱼体鳃、皮肤、鼻孔等处的车轮虫附着和来回滑行,刺激鳃丝、皮肤分泌大量黏液,引起鳃上皮增生,阻碍呼吸,破坏皮肤,影响鲶鱼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寄生虫疾病。当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和连绵阴雨等情况下,车轮虫大量繁殖成为病害;少量寄生时,病鱼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寄生处黏液增多,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呼吸困难,会成群沿塘边狂游,不摄食,鳃上皮组织坏死、溃烂。小鱼有“跑马”症状。秋季水温20~28是车轮虫病流行盛季,主
-
13926213821
-
020-37735805
鲶鱼苗 南方大口黄花土沟杂交小口鲶鱼苗 联合鱼苗淡水养殖
¥ 0.25 ~ ¥ 0.50
¥0.25
100000000尾可售
询价单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