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详情
- 推荐
收藏
¥6.00
1-9公斤
¥5.00
10-49公斤
¥4.00
≥50公斤
![](https://www1.912688.com/_resources/mweb/index/images/details/specifications.png)
产品规格
单件净重: 55kg
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各部位施工工艺流程
一、用于水泥混泥土表面的施工流程
1、 施工前的基面处理
新建混泥土桥面较少应有7天养护期,建议采用喷砂抛丸处理。
(1)、首先对路表面上存有的不良附着物进行清除,清理路面砂粒、杂物,有油污的位置应进行特别处理,可采用溶剂溶解;
(2)路面清扫后即采用抛丸机进行处理,目的是将路面的浮浆及部分扶着不牢的杂物清除,同时使路面清洁度及粗糙度满足要求;
(3)、可用专业吹风机将界面完全吹扫干燥。
2.基面处理要求
水泥混泥土,表面干燥、干净,表面无浮浆、污染物,表面不得有松散、掉皮、空鼓及严重开裂现象,同时界面需要完全干燥。
3.撒布
(1)材料用量:08kg-1.5kg/m2.
(2)、界面清洁干净,并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施工。可采用人工涂布和喷洒两种方式进行。
人工涂布:施工前,将其倒入适当大小的容器中,轻微搅拌3-5min,由操作人员用滚筒将其均匀地涂布于水泥混凝土或其它处置基面上。一般推荐采用该方式。注意应尽量滚涂均匀;
喷洒施工:面积不大时,可人工手持喷枪施工,由工作人员手持喷枪,均匀地涂布。面积较大时,也可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但需要严格控制洒布量,洒布需均匀,注意,采用喷洒施工时,洒布完要及时清洗管道,以免堵塞管道,同时注意使用大桶时必须搅拌均匀,以防止空气倾入。
注:为达到好的施工效果,需要采用两次分次实施,常温较好次和 次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在4~8h,施工12小时,即可进行沥青层的施工。
二、用于钢板表面的施工流程
1、施工前的基面处理
钢材表面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防水层表观质量及防水层使用寿命,而钢结构表面处理的清洁度以及粗糙度直接影响到防水层的使用寿命。为尽可能加大防水层与基体的接触面积,采用抛丸对钢板表面除锈
抛丸前,应首先检查钢桥面板的外观,确保表面无旱焊瘤、飞溅物、小孔、飞边和毛刺等,否则必须通过打磨加以清除,锋利的边角必须处理到半径2mm以上的圆角;
用清洁剂或溶剂清洗钢桥面板表面的油、油脂、盐分及其他赃物;
用高压清水清洁,直至无油污、尘垢为止。
(2)、除锈要求
环境要求
A、 遇下雨、下雪、结露等气候时,严禁除锈作业;
B、 温度应好于3度,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5%。
磨料要求
A、 磨料采用钢丸、其比例通过试验确定;
B、 必须保持干燥、清洁、不含有害物质,如油脂、盐分。
2、 基面处理要求
(1)、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钢板露金属光泽,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标准Sa2.5的要求。
(2)、粗糙度的要求必须达到Rz:50~100um。
3.撒布
(1)材料用量:0.8kg-1.5kg/m2.
(2)、界面清洁干净,并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施工。可采用人工涂布和喷洒两种方式进行。
人工涂布:施工前,将其倒入适当大小的容器中,轻微搅拌3-5min,由操作人员用滚筒将其均匀地涂布于水泥混凝土或其它处置基面上。一般推荐采用该方式。注意应尽量滚涂均匀;
喷洒施工:面积不大时,可人工手持喷枪施工,由工作人员手持喷枪,均匀地涂布。面积较大时,也可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但需要严格控制洒布量,洒布需均匀,注意,采用喷洒施工时,洒布完要及时清洗管道,以免堵塞管道,同时注意使用大桶时必须搅拌均匀,以防止空气倾入。
注:为达到好的施工效果,需要采用两次分次实施,常温较好次和 次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在4~8h,施工12小时,即可进行沥青层的施工。
三、用于沥青层间的施工流程
1、施工前的基面处理
将沥青混凝土层上的杂物及浮尘清除干净,如有泥土时可采用水车冲洗。对于桥涵通道面上的浮浆、灰浆用钢丝刷刷净,并用专门吹风机将浮尘吹出桥面。
2、基面处理要求
沥青混凝土表面必须无杂物、粉尘、浮浆等,且表面应完全干燥。
3、 撒布
(1)、材料用量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面层: 0.8kg---1.5kg/m2;
开级配或断级配沥青混凝土面层:0.8kg---1.5kg/m2;
(2)、界面清洁干净,并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施工。可采用人工涂布和喷洒两种方式进行。
人工涂布:施工前,将其倒入适当大小的容器中,轻微搅拌3-5min,由操作人员用滚筒将其均匀地涂布于水泥混凝土或其它处置基面上。一般推荐采用该方式。注意应尽量滚涂均匀;
喷洒施工:面积不大时,可人工手持喷枪施工,由工作人员手持喷枪,均匀地涂布。面积较大时,也可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但需要严格控制洒布量,洒布需均匀,注意,采用喷洒施工时,洒布完要及时清洗管道,以免堵塞管道,同时注意使用大桶时必须搅拌均匀,以防止空气倾入。
注:为达到好的施工效果,需要采用两次分次实施,常温较好次和 次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在4~8h,施工12小时,即可进行沥青层的施工。
四、用于基层表面的施工流程
1、施工前的基面处理
洒布前人工对基层进行完全的清扫,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浮尘清除干净,如有泥土时,则可采用水车冲洗。
2、基层处理要求
基层表面必须无杂物、粉尘、浮浆等,且表面应完全干燥。
4、 撒布
(1)材料用量:0.8kg---1.5kg/m2;.
(2)、2)、界面清洁干净,并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施工。可采用人工涂布和喷洒两种方式进行。
人工涂布:施工前,将其倒入适当大小的容器中,轻微搅拌3-5min,由操作人员用滚筒将其均匀地涂布于水泥混凝土或其它处置基面上。一般推荐采用该方式。注意应尽量滚涂均匀;
喷洒施工:面积不大时,可人工手持喷枪施工,由工作人员手持喷枪,均匀地涂布。面积较大时,也可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但需要严格控制洒布量,洒布需均匀,注意,采用喷洒施工时,洒布完要及时清洗管道,以免堵塞管道,同时注意使用大桶时必须搅拌均匀,以防止空气倾入。
注:为达到好的施工效果,需要采用两次分次实施,常温较好次和 次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在4~8h,施工12小时,即可进行沥青层的施工。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时,需要对基面进行处理。基面表层干燥、干净,表面不得有松散浮浆、掉皮、空鼓及严重开裂现象,对于油污需用溶剂清除。
(2)、可采用人工涂布或机械喷涂施工,涂布应均匀,同时需要
防止空气的侵入。
(3)、施工用量需要根据不同路面状况进行调整。
(4)、施工时温度在0~40度,雨天,大风及冰冻天气不宜施工。
(5)、施工过程中应禁止抽烟,严禁一切烟火。
01
软土路基施工难点
软土的稳定性欠佳,主要表现为天然孔隙较大、抗剪强度偏低等。在工程施工中,可通过几个特定标准,界定是否为软土路基。一是土壤颜色,通过该标准鉴定时,需使用外观卡对比,若土壤颜色呈现明显的灰色,则视为软土。二是含水率,经检测后,土壤若为液限土质或含水量达到35%以,则被视为软土。三是天然孔隙比,若土壤的天然孔隙比在1以上,则视为软土。
路桥软土路基施工难点主要表现为,相较于其他路基形式,软土路基受含水率较高的影响,难以确保路基夯实质量,降低了路基整体承载水平,易出现路面塌陷等问题;由于渗水性不足,土壤固结过程耗时更长,整体抗压强度将受到影响;在较大压缩性的影响下,若基于常规方法展开施工作业,则易引发路基沉陷事故。
02
施工前的路基处理
路桥施工的前期准备要求较高,这也是推动后续各环节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施工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技术、材料及人员等方面。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充分掌握项目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确定施工区域内的土质状况、水文环境等,一体掌握软土路基施工中的阻碍因素。施工人员在分析地质环境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路基的复杂多样性,通过科学的手段测量并整理所得结果,以便给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不仅于此,为确保软土地基环境下的路桥质量,需将相关规定列入施工规章制度,此举是提升各环节施工规范性的关键。
03
软土路基处理的技术要点
(一)排水固结法
利用排水固结法将土中的水有效排除,可使土层持续下降,并达到加固路基的效果。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将沙井设置在地基中,并碾压路基,依据施工实际情况,可选择一次性加压或分层加压的操作方式。路基被碾压后,土中的水将通过沙井持续向外排出。此过程中,受土层自重影响,路基将随之下沉,路基的密实性也将得到提升。
此方法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层,经处理的土质会更加坚实,可为路基施工提供优良条件。
(二)换填法
基于对不满足建设要求的土层应采取换填处理,常见于浅层路基施工环境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挖填法,更适用于路基土质偏软的施工环境。该方法的各操作环节更为精简,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具体操作流程为,如若软土路基中含有部分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土质,施工人员需将其舍弃,从而填充满足施工要求的土壤,且挖填高层度需控制在2m以内。
二是抛石法,适用于路面平整度欠佳且不存在坚硬外壳的环境中。该方法主要是将石头抛入路面 ,此时软土将逐步向道路两侧转移,可增强中间路面的强度。此方法使用的石块相对较大,需配备大型机械设备,将超出地面的石块压入地层中,随之增设反滤层。随后,在上述基础上填土作业,用土颗粒有效填充石缝。
(三)水泥深层搅拌桩法
基于水泥材料对软土加以处理,增强路基整体强度。相较之下,此方法在软土路基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可充分发挥水泥硬化后的强度特性。
施工人员将水泥混入软土中,伴随水泥的持续硬化,软土将与之有效黏合,土层将变得更加坚固。通过两种材料的充分混合,软土沉降可得到有效控制,将有效防止路基下沉。但值得注意的是,路桥建设不可局限于强度这一指标,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升工程的效益性。
(四)砂石垫层法
以碎石为基础材料,将其铺筑在路基底层,从而起到增强地基稳定性的效果,此方法适用于路堤较低的工程环境中。
如若路堤较高,需为砂石垫层法的应用提供优良条件,首先使用排水固结法加以处理,此举在降低路堤高度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路基稳定性。此处使用的排水固结法与常规的固结法存在一定差异,即在结束排水作业后,要向砂井中置入适量砂石,以达到地层铺设路基的效果。
实际施工中,需合理控制填土速率,若填土速率过快,将制约砂石的压缩性能;若填土速率偏低,将制约工程的施工效率。基于此,在施工中,需严格测试速度,并做出合理的调节。
具体而言,可将原路基下方的软土挖除,并遵循分层铺筑的方式填入砂石,各层厚度需控制在400mm内。在此基础上,分层碾压的压实度以90%为宜,随后持续回填并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之后,压路机开始碾压,需注意的是轮胎的重叠宽度要需控制在路宽的1/3~1/2区间内,此外速度不可超过2km/h,不允许出现过快或过慢的现象,否则将会对道路质量产生影响。
(五)强夯法
此方法适用于土质疏松且不具备优良黏合度的土层。工作原理为,通过起重机的持续夯实作业,缩小土间孔隙,较终达到增强土层结实度的效果,同时黏合度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在此基础上开展施工作业,可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起重机在持续夯击过程中,有大量噪音,不利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施工单位需考虑工程周边区域的实际状况。除此之外,部分软土路基处理中还用到了碾压法,对于土壤分布不均、部分区域过于松软或是平整度不佳的区域具有可行性。碾压法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多次碾压有助于提升土质密实度,在控制路基下沉的同时确保了路基的承载力,施工后的路基整体质量较好。
(六)抛石挤淤法
若施工区域有大范围积水洼地,通过抛石挤淤法处理可有效改善地质状况。该方法适用于不存在硬壳的软土环境。
实际施工中,可向公路路基底部抛填适量的片状石,在其作用下可将淤泥挤出地基,能大幅提升地基强度。
若工程中出现积水问题,可通过自然排水法或水泵抽水法加以处理,将地表水有效引导至***排水体系中,在工程许可的前提下,还可设置围堰用于改善排水效果。在施工区域内,所有的节水沟与排水沟都要遵循科学的布置方法。为工程适配挖掘机,可从两侧协同开挖,持续挖掘中间区域的3m软土,避免再次积水。此外,经施工后所得的土体需要转移到***地点,不可随意堆放。
04
结语
路桥施工经常遇到软土地基环境,做好路基处理工作是确保后续各环节有序推进的关键。软土路基尤为复杂,尽管本文提出了几种较为典型的方法,但在
![](https://www1.912688.com/_resources/mweb/index/images/details/top.png)
-
15920196209
-
400-8338997
![](https://img3.912688.com/941269e1-db4f-44bf-a790-917fd3ab3021.jpg#)
重庆 SBS改性沥青桥面防水涂料 重庆SBS改性沥青桥面防水涂料有卖
¥ 4.00 ~ ¥ 6.00
¥ 4.00
550公斤可售
![](https://www1.912688.com/_resources/mweb/index/images/feedback-success.png)
询价单发送成功~